今年以来,上海市徐汇区消防救援支队坚持从严从难、实战实训,大力推动消防救援体系和救援能力转型升级,努力锻造一支与全球卓越城市一流中心城区相匹配的消防救援铁军队伍。
党委、机关、基层
“三位一体”组训
该支队党委先后召开党委会、办公会、研讨会和推进会,研究谋划练兵方案、考核办法等事宜,成立了大练兵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执勤岗位练兵方案、机关体能训练及考核验收实施办法等文件,细化了理论学习、装备操作、调研演练、战备拉动、岗位培训、攻坚专业六项练兵内容,并形成了具体的训练计划表、推进目录和责任清单。
围绕“练智能、练体能、练技能、练指挥、练协同”,该支队机关制定了相应的训练计划表。每月组织全勤指挥部开展战训大讲堂、典型战例研讨会,并在会后同步跟进装备操作训练;聚焦九项基础体能,每周组织机关全员普训两次、每月普测一次;开展全勤指挥部实战演练,提升支队指挥员组织指挥、协同作战能力。同时,还建立了机关签训、补训机制,实施机关训练周通报制度,保证了机关训练不漏人、不漏项。
消防员进行洪水激流救援项目训练
该支队各消防站在抓好抓实日常理论学习、战备基础、队伍管理等工作的同时,重点围绕基础体能、基础技能、整建制训练等科目,结合辖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40+20+4”技能训练和“9+5”整建制训练两份训练清单,施行“周自考、月抽考、季比武”的训练考核制度,不断提高练兵质量和效率;组建优秀骨干训练团队,对应相应的科目采取“以老带新、以强扶弱”的训练模式,收到了“全员合格、基本良好、多数优秀”的训练效果。此外,各站还建立了每日训练计划报备制度和日常练兵工作分析制度,做到每日计划一上报、每日练兵一小结、每周练兵一总结。
特战、专攻、服务
“三把尖刀”特训
该支队组建了一支由45人组成的立足徐汇、辐射上海、服务全国的消防综合应急救援特别行动队,其中20人主要担负地震、倒塌、高空、绳索等救援任务,15人主要担负危险化学品救援任务,10人主要担负水域、空勤等救援任务,每日开展相应的专业救援训练,做到“能上天、能下海、能入地”。同时,建立了特别行动队执勤、训练、管理和竞争机制,制定了特别行动队境内外学习培训方案,与辖区滨江直升机起降场、河道管理部门等单位建立了联勤联训机制。
特别行动队队员参加水域救援培训
“我们其实就像是一粒粒种子,学成归来后,要把学到的东西播撒到更多的地方,教给更多的队员。”徐汇区消防救援支队特别行动队队长阮宜栋说,综合救援必须讲究团队合作,要有掌控全局的指挥官,有随时喊停权利的安全官,有能瞭望前后方的观察员,还要有核心的技术战斗员等,缺一不可。
该支队从辖区实际出发,打造了高层、地铁、大跨度建筑、危险化学品、运输工具五支灭火攻坚专业队,并按照基地化、模拟化、实战化的训练思路,分类型、分批次开展专业训练。该支队针对辖区衡复、徐家汇商圈交通较拥堵、消防车通行不畅等问题,拟建立“小巧灵、短平快”的消防救援力量编成(摩托车编组),将消防站部分精锐指战员前置到摩托车编组,组织作战编成训练。同时,该支队以推广试点成熟的消防站为主,逐步扩展布点到其他几个消防站,构建“一站多点”的社会救助格局,并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和专业装备,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救助类警情技战术训练。同时,向全区承诺社会救助类警情“没有拒单”。
帮扶、宣传、奖惩
“三项措施”跟训
该支队制定了机关干部下队蹲点指导练兵工作实施意见,严格选派支队机关业务骨干下沉练兵一线,坚持思想发动到一线、参训研训到一线、帮扶指导到一线,切实把一线练兵工作抓实、抓深、抓细,形成“机关做表率、机关带基层”的良好练兵氛围。
该支队建立了大练兵宣传报道专项办公室,在支队网站主页开设大练兵专栏,通过信息简报形式集中反映练兵动态和成效。同时,广泛借助各大主流新闻媒体以及支队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大力宣传练兵经验做法、先进典型、先进事迹。
该支队建立了练兵监察办公室,用随机抽查、暗访曝光、专项督导、投诉举报等方法,及时纠正挤占练兵时间、变更练兵计划、减少练兵内容、降低练兵标准、不科学不规范不安全施训等做法,对组织不力的机关部门和基层单位主官进行约谈,并通报批评。将练兵成效与单位和个人荣誉、绩效挂钩,兑现奖优罚劣,有效激发消防指战员的练兵热情。
规划、设施、保障
“三项机制”助训
为进一步取得模拟训练的实战效果,提升模拟环境和实战现场的贴合度,该支队在长桥地区计划增设1个实战训练基地,推动练兵向基地化、专业化、模拟化、实战化方向发展,确保练兵实战实效。
根据实战需要,该支队在原有消防装备专项经费保障的基础上,增加消防装备专项经费投入,有计划地更新升级一批消防车辆和攻坚装备。同时,建立徐汇区消防救援和作战指挥智能平台,推进智慧消火栓监管系统、数字化预案制作应用管理系统、消防救援指挥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支队积极争取区财力进一步调增区消防救援队伍基本业务经费保障标准;同时,争取区财力投入744.85万元用于消防救援队伍物业门卫、餐饮等后勤保障全部社会化,有效置换出60名消防员投入实战一线。
|